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7月1日起,該關在位于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內的象嶼保稅區啟動保稅料件交易試點,這意味著加工貿易企業剩余的保稅料件可在這里自由交易。這是全國海關系統首次正式開展此項業務,待制度成熟后有望在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復制推廣。
據介紹,此前,加工貿易企業未使用的保稅料件不能以保稅狀態轉給其他企業,只能將料件退運到境外或是按進口價格征稅后內銷。試點該項業務以后,在指定區域內,加貿企業可選擇以保稅的方式或按實際成交價格征稅的方式,將剩余料件交付給有需求的其他企業。廈門海關人士表示,市場化的交易方式可有效提高保稅料件的使用效率,也節省了部分料件“境外一日游”的物流成本,一經推出便受到眾多企業青睞。同時,該關正與廈門市合力打造廢料及保稅料件拍賣交易平臺,力爭成為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保稅交易平臺,大力培育保稅料件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