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不讓采伐了,那林業工人去哪?”林業工人李雙杰說,今年4月1日起,國家決定全面停止國有林區的商業性采伐,他該何去何從?吉林森工集團的企業改革,讓他成為泉陽林業局開發生態景觀的一名景區巡護人員,他對新身份很滿意。 從伐樹工人到景區巡護工 “一直以為自己干一輩子伐樹工人,沒想到還有轉變身份的一天。”46歲的李雙杰是吉林森工集團泉陽林業局一名員工,伐了十年樹,“那些年,為國家生產商品材數萬立方米,可木材停伐是早晚的事兒,卻沒想過停伐后干什么。”他說,好在改革為林業工人找到了新出路。 泉陽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馬德林說,泉陽林業局與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泉陽飲品公司,大力開發生態景觀資源,建立了撫安原始森林群落、高山濕地花園等景觀,發展林下參、野生靈芝等種養殖產業,2014年,自營經濟總產值達6700余萬元,解決了大量富余員工的就業。李雙杰就在這批員工里,成為了景區巡護工。 食品、地產、礦泉水多頭并進 李向保也轉型成為礦泉水廠工人,“這里正在擴建產能,將來會有更多的林區人在這里就業,實現轉身。” 泉陽泉飲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王作臣說,利用產業優勢,利用兩到三年時間實現主板上市,力爭在5年內產量達到1000萬噸,解決萬余人就業轉型。 吉林森工集團旗下的開發建設集團成功在長春伊通河畔開發了現代化百萬大盤;興建森工森林食品公司,投資建成10萬噸藍莓飲料生產線。 此外,集團還擁有人造板、門業、泉陽泉礦泉水等多個非林產業,為非林哺林提供經濟基礎。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轉型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領導下,吉林森工集團改制后成了市場競爭主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面臨全面停伐,集團以推動長白山林區生態建設和林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以發展非林產業反哺林業為總目標,實現了轉型發展。 通過產業產品結構優化,集團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30:51:19調整為2014年的26:39:35,其中木材銷售收入僅占集團全部收入的11%,打破了“獨木支撐”的經營格局。 實現非林收入反哺林業 由于堅持生態優先,2013年和2014年集團從非林子公司凈利潤中提取3300萬元的生態建設基金,實現了非林哺林。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集團累計減少木材消耗800萬立方米,完成更新造林12.59萬公頃、森林撫育12.36萬公頃。 與十年前相比,集團森林覆蓋率達到90.9%,上升了8.7%;森林蓄積達到1.82億立方米,增加了2700萬立方米,已經恢復到開發初期1.76億立方米的水平。 今年初,《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決定從4月1日起,全面停伐。為了把森林經營管護好,今后一個時期內,吉林森工集團將要集中力量發展綠化苗木產業以及發展國際木材貿易和細化建筑地產業布局,落實以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為主要內容的國有林區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