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7月16日日消息,正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進行的聯合國第三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取得歷史性突破。來自193個聯合國會員國的與會代表經過談判,正式就大會成果文件《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達成一致,其中包括一系列旨在徹底改革全球金融實踐并為解決經濟、社會和環境挑戰而創造投資的大膽措施。
經過聯合國會員國長達數月的談判,《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15日正式得到通過,標志著在促進普遍和包容性的經濟繁榮、提高人民福祉的同時保護環境方面加強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出席大會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這一重要進展表示歡迎。他說,這項協議是為所有人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進程中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它提供了資助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框架。潘基文表示,此次亞的斯亞貝巴會議所取得的成果將為振興可持續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確保實現“不讓任何一個人被全球發展落下”的目標奠定重要的基礎。
本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是聯合國在2015年舉辦的三個關鍵會議之一,能夠讓全世界走上一條通往繁榮和可持續發展未來的前所未有的路徑,其成果同時將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基礎,以推動各國在今年9月于紐約達成2015年后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并在年底于巴黎達成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減少全球碳排放的新協議。大會成果文件《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中包含100多個具體的措施,以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其中涉及發展融資的所有來源,并涵蓋了在包括技術、科學、創新、貿易和能力建設等一系列問題上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的政策建議。
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兼第三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秘書長吳紅波表示,這一歷史性協議標志著一個國際發展合作的轉折點,將為新的具有變革性的可持續發展議程帶來必要的投資,并改善世界各地民眾的生活。他強調指出,積極調動國內資源是《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的核心內容。在成果文件中,各國就旨在擴大財政收入基礎、提高稅收征管、打擊逃稅和非法資金流動的一攬子措施達成了一致,同時重申了加強官方發展援助和“南南合作”的承諾,尤其是針對最不發達國家。
《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在科技、基礎設施、社會保障、衛生、微型及中小型企業、外國援助、稅收、氣候變化以及針對最貧困國家的一攬子援助措施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舉措,其中包括建立“技術促進機制”和“全球基礎設施論壇”等。同時,發達國家重申了將其國民生產總值的0.7%用于官方發展援助的承諾,包括將國民總收入的0.15%-0.2%作為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發達國家還承諾扭轉向最貧窮國家提供援助下降的趨勢,歐盟承諾到2030年將向最不發達國家提供的援助增加到其國民總收入的0.2%。此外,行動議程呼吁發達國家落實承諾,在2020年前通過廣泛渠道聯合調集1000億美元,以滿足發展中國家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