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跨區域碳匯項目已交易6.9萬噸
信息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日期:2015-07-28 瀏覽次數:7675次
中國綠色時報7月27日報道:京冀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推出半年進展順利。項目累計交易碳匯6.9萬噸,收益254萬元。
2014年,京冀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開始試點。當年12月30日,豐寧縣千松壩林場的潮灤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交易。當日成交量3450噸,成交價格每噸38元,成交額13.11萬元,成為首單成交的京冀跨區域碳匯項目,也是河北省林業碳匯項目第一單。目前,項目累計交易6.9萬噸,交易價格為每噸36元-48元,所得收益達254萬元,給當地生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積極變化。
據千松壩林場副場長何樹臣介紹,豐寧碳匯造林一期項目于2006年開始建設。主項目區位于豐寧縣大灘鎮,是潮河、灤河發源地,也是京津生態屏障的核心區。項目由千松壩林場出資、當地農民村組和農牧場提供宜林地共同建設,工程設計面積2610.79公頃。
豐寧是京津的水源涵養區。碳匯造林項目的實施,不僅固碳釋氧、凈化空氣,而且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作用顯著。項目也有助于河北壩上地區草原恢復生機,使林木增加、植被改善,同時拓展了當地森林草原旅游范圍,增加了當地農民的就業機會。
何樹臣介紹,豐寧縣是國家和省扶貧開發重點區域,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矛盾突出。近年來,雖然通過退耕還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獲得了一定支持,但由于生態補償機制尚未確立,當地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持續投入受到影響。林業碳匯是一條好路子,項目建設所得收益60%作為補償金發給當地農民,其余部分用于項目維護和新造林。但是,補償標準很低,每年畝均不足10元。
項目管理者建議,結合當地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大項目區森林、林業碳匯開發力度,給予相應優惠政策,適當降低門檻;將林業碳匯和森林經營碳匯在碳匯交易中單列,且林業碳匯價格應高于風電、水電等能源減排碳匯,以提高社會對林業碳匯造林的積極性;將承德特別是豐寧地區列入重點公益林管護區,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