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網8月31日訊:8月24日,國家瀕管辦云南省辦事處與西南林業大學合作項目《東南亞進境主要木材鑒別手冊》、《東南亞進境主要木材鑒別智能輔助識別系統》正式簽約,標志著云南省辦事處在履約創新工作方面又邁出了堅強的一步。
云南及周邊國家所在區域是生物多樣性的富集區,在進出口邊境貿易中涉及野生動植物較多,也是較為敏感的熱點區域。在邊貿中,紅木類木材進口占有相當的比例,占居著全國中高檔紅木類市場70—80%的份額。種類繁多的高檔紅木和敏感物種的鑒別,一直是邊境一線執法部門及履約管理部門的難點之一。為有效解決這一長期的困惑,云南省專員辦黨組對此高度重視,按照履約管理工作的整體布局,抓重點帶全面,創新工作方法開拓新思路,主動出擊,借助大專院校的科研優勢,解決實際問題。這是繼松茸辦證改革試點后又一項創新。隨著《東南亞進境主要木材鑒別手冊》、《東南亞進境主要木材鑒別智能輔助識別系統》項目的完成,必將從根本上解決云南各口岸邊境貿易主要進口27種紅木類木材識別的瓶頸,為執法部門和企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促進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和履約工作向深層次發展,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