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子成為林農的“綠色銀行”
信息來源:福建日報 發布日期:2015-09-10 瀏覽次數:4609次
福建是林業大省,森林資源豐富,林業用地面積達1.39億畝,占國土面積的75.3%,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作為全國首批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省份,福建積極創新探索林權抵押貸款模式,盤活林木資源。以國開行、農行、郵儲、興業等為代表福建銀行業緊跟林權改革步伐,通過產品創新、模式突破,讓林子成為林農的“綠色銀行”。
林權抵押貸款盤活林木資產
十年林改探索之路,福建省銀行業先行先試,助力福建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銀行業致力于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的實踐和創新,實現了農村信貸史上以林權為抵押物的突破和林業發展史上盤活林木資產的突破。
國開行福建分行曾率先在福建省開展林權抵押貸款,特別是在支持福建永安集體林權改革過程中,創新了“四臺一會”(即組織平臺、統貸平臺、擔保平臺、公示平臺和中小企業信用協會)的“永安模式”。
農信系統同樣積極參與林權改革,不斷投放涉貸款林。尤其是永安聯社致力于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的實踐和創新,推動了廣大林農走上致富之路。2014年10月,永安聯社作為金融機構代表之一在“全國林權抵押貸款工作會議”中向全國介紹經驗。
此外,多家銀行也紛紛助力深化林改。郵政儲蓄銀行、匯豐村鎮銀行也都在永安市開辦林權抵押貸款試點,農業銀行在永安市成立全國首家林產業服務中心,建設銀行在永安市開展林業企業“e貸通”試點。
林權抵押貸款激活了林木的融資功能,使活的資源變成了活的資本,破解了林農貸款難、金融部門放貸難的“兩難”問題。林權證可以像房產證一樣抵押貸款,成為貸款的“通行證”,讓林農靠林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創新產品破解林業貸款難題
林權改革新階段,面對著林業貸款中出現的新難題,諸如:林權抵押貸款期限不匹配、林權抵押貸款處置等,福建省銀監局與轄內銀行選取三明市為突破口,創新林權抵押按揭貸款、積極解決林改發展中的新問題。
依托三明市林業產業升級改造的發展契機,借鑒房屋抵押按揭貸款業務,興業銀行于2014年11月在三明地區創新林權抵押中長期按揭貸款產品。林權抵押按揭貸款具有貸款期限長、融資成本低、辦理流程快、還款方式活等特點。其中個人類貸款最長30年,公司類貸款最長15年,足以覆蓋絕大多數樹種的養植周期。該產品允許借款人根據自身現金流情況采取按月付息分期還本或分期還本付息,緩解了貸款到期集中還貸的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三明轄區興業銀行、郵儲銀行、農信系統累計共發放貸款余額2.96億元,比年初增長了近22倍,有效化解林權抵押貸款期限與林業的回報周期不匹配問題。
銀政協力完善林權抵押貸款體系
在支持林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福建省銀行業積極與各級政府溝通和交流。在推動和配合政府建立林業發展相關配套機構的同時,與政府形成合力,使得林權流轉更為順暢,林地、林木價值得到體現,市場活力凸顯。
3月,福建省林木收儲中心在福州掛牌成立,這對解決林農林木處置權、收益權之間的矛盾至關重要,為推動福建商業銀行林權抵押融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掛牌之日,國開行福建分行與福建林木收儲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15-2018年,雙方意向合作融資總量為20億元。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也與福建省林木收儲中心合作,承諾在2015年度單列涉林專項貸款5億元,支持林農抵押融資。
此前,省農信系統積極推動和配合永安市政府建立了全國首家林業要素市場、林業金融服務中心、全省首家林業信用協會等。目前,農信社全省67家法人行社中已有51家開辦林權抵押貸款業務。通過政銀合作,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農信社系統累計投放涉林貸款39.57億元,僅今年上半年就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5.22億元。
另外一個林改重鎮將樂縣通過政府、擔保機構、銀行通力協作,形成完善的林權抵押貸款體系。如今,將樂縣林業類貸款余額全市最高,縣內7家銀行林業類貸款余額高達1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