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10月27日報道:10月23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的大型系列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深入四川省基層鄉鎮,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出席了在邛崍市平落古鎮的系列活動。
張永利在主題為“古鎮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大型電視訪談“8+1”對話節目中指出,保護建設古城鎮古村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探討古城鎮保護對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古城鎮古村落是農耕文明時期形成的寶貴遺產,凝結了先人的智慧。這些城鎮村落歷經千百年,之所以能完整保存下來,首先要歸功于較好的生態基礎和生態保護。因此,保護古城鎮就要充分認識保護生態是基礎、是根本、是保障。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平落古鎮的大量千年古榕就是很好的例證。
如何保護建設古城鎮,張永利認為,生態保護要統籌考慮各個生態因子,按照其內在的有機聯系協調推進。要根據各個古城鎮所特有的文化特點,挖掘并突出其人文精神內涵。不僅要保護老建筑,還要保護特定的自然景觀,如古樹名木應加以特別保護,全國綠化委員會正在籌劃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程。在生態建設方面尤其要注意選擇優良鄉土樹種,使之與古鎮風貌相吻合,任何建設都要經得起后人的歷史檢驗。利用古城鎮開展旅游必須充分考慮其生態承載力,不能過度開發,方能保證保護發展的可持續性。
唐守正認為,我國正處在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關鍵時期,發展中要優先考慮生態保護。保護生態應該是全方位的,如保護古樹就不只是考慮防病治蟲的問題,還要注意古樹周圍的環境要素,如防止空氣、河水、土壤遭到污染。
平落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曾有“茶馬古道第一鎮、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驛站”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