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在百姓生活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而以山茶油為代表的木本油料,因其營養價值高,近年來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22日,浙江省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現場會在浙江常山縣召開。會上提出,浙江木本油料產業迫切需要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力爭到2020年,浙江年產木本食用油達6萬噸以上,綜合產值超過100億元。
木本油料產業是浙江省林業的傳統產業,因浙江多山,以山茶油為代表的木本油料自宋末元初就已大量種植。但近年來,因為市場認可度不高、經濟效益較低,在營養程度上能和橄欖油媲美的中國傳統山茶油市場上并不多見。2010年數據顯示,茶油僅占中國食用油總消費量的1.23%。
如此情況下,2009年以來,浙江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連續六年實施了木本油料產業提升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3億元。同時,通過強化科技支撐,深化林權改革等措施,實現了木本油料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大增長。
據浙江省林業廳數據顯示,目前,浙江木本油料產業總面積已達417萬畝,其中油茶種植面積250萬畝。2014年,木本油料產業總產值達86.9億元,較2009年上升了144.8%,其中二三產產值66.7億,占總產值76.8%,三產結構趨向合理。
其中,有著“中國油茶之鄉”的常山成為浙江重要的區域油茶加工集散中心,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就有5家。常山還在加快推進中國常山油茶文化博覽園、最美油茶林等設施,計劃打造集生產、展示、旅游于一體的現代林業發展新平臺。
但浙江省林業廳廳長林云舉也指出,目前浙江木本油料基地低、小、散的問題比較普遍,抗風險能力弱,還沒有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另外由于木本油料投入周期長、產出慢,總體效益不高,加之缺乏類似糧食補貼一樣的長期政策扶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營主體的積極性。
“在昨天的浙江省農業‘兩區’建設會上,提出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題,這個主題無論對油茶產業,還是整個木本油料產業,都是重點,而且尤為迫切。”浙江省副省長黃旭明認為,總體來看,浙江油茶產業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后,經營方式還比較粗放,迫切需要轉變產業發展方式。
林云舉表示,希望通過科學提升基地建設水平,穩定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并通過大力發展深加工產品,結合文化、旅游的產業,打造森林特色小鎮,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等措施,讓木本油料產業真正成為森林浙江建設的新亮點。
“力爭到2020年,全省建成10個以上油茶、山核桃、香榧等木本油料縣域產業集群,木本油料種植面積達到460萬畝以上,年產木本食用油達到6萬噸以上,綜合產值超過100億元,主產區農民來自木本油料產業收入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林云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