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科信所專家受邀參加創新產權模式推進植樹造林座談會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6-02-29 瀏覽次數:3309次
中國林業網2月29日訊 2月22日,中國林科院科信所所長陳紹志等三位專家受邀參加中央政策研究室召開的創新產權模式推進植樹造林座談會。
會議主要研討內容:一是我國植樹造林的投入情況(包括財政、金融、社會資金等),創新性做法,面臨的主要問題;二是“十三五”期間大幅度提高森林覆蓋率的可行性研究;三是當前林權改革的進展情況,面臨的主要問題;四是我國林業碳匯交易的改革試點情況,面臨的主要問題,利用碳交易市場推進植樹造林的政策建議;五是創新產權模式、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的總體思路和重要舉措。
會上,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譚光明指出,擴大植樹造林面積實質上是資源配置問題,要考慮土地、人力、資金、政策、技術等要素投入,同時要綜合運用碳匯交易和產權模式創新等激勵手段。國家林業局計財司司長閆振在主題報告中指出,根據現階段我國植樹造林、維護森林生態安全的公益和社會屬性,以及林業自身特點,主要應依靠國家并按實際成本提高造林投入,同時,也要積極創新產權模式、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副司長方言、財政部農業司副巡視員凡科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吳顯亭分別圍繞在新形勢下加大對林業支持、優化和創新政策環境以及積極穩妥推進造林綠化工作了發言。
陳紹志總結了國內創新性做法和國際發展趨勢。他說,世界上多數國家經歷了以政府為主組織植樹造林,到政府支持公司、私營部門或金融資本發展人工林的過程。新形勢下,應以明晰和重構林權為前提,以活化林地林木經營權為突破,以“創新產權模式,引導多方投入”為核心,以培育新型造林和經營主體、創新體制機制為途徑,建立健全長效穩定的投入增長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開創植樹造林工作新局面。
來自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林業局和北京林業大學的領導和專家共20余人參加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