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確定2016年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重點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6-05-06 瀏覽次數:2768次
中國林業網5月6日訊 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省、市食品安全工作部署要求,結合全市林業工作實際,2016年,山東省臨沂市主要從抓專項整治、抓抽檢監測、抓源頭管控、抓示安全溯源、抓機制建設等五個方面,切實做好全市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能夠食用到安全、優質、生態的林產品。
一是搞好專項整治行動。按照省、市“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的部署要求,制定下發《2016年全市“守護舌尖安全”整治行動食用林產品專項整治實施方案》,重點整治生產中使用克百威、氧化樂果等劇毒高毒農藥,以及濫用菊酯類、多菌靈、毒死蜱等低毒農藥的違法違規行為。在食用林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集中用藥期,組織各縣區林業執法人員開展農藥使用專項整治行動,著重加大規模化種植生產基地、“三品一標”基地和標準化示范園檢查指導力度,對使用國家禁限用農藥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對濫用和不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行為及時指導糾正。
二是落實抽檢監測制度。在做好國家、省級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將組織開展市級抽檢監測工作,涉及板栗、核桃等6個樹種,全市抽檢不少于100個批次,加大對安全隱患多的重點樹種、品種監測力度;同時,各縣區結合各自實際,圍繞有關監測樹種,自行開展抽檢監測,逐步建立起省市抽檢、縣區自檢的日常監測制度,有效防范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是強化源頭生產管控。進一步加強食用林產品種植環節使用禁限用農藥的監管指導,嚴把生產投入品的使用關,嚴禁使用各種違規投入品,切實從源頭上保障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廣使用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農民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田間管理,規范生產行為,增強質量安全意識。積極開展標準化示范園、“三品一標”認證和品牌創建活動,今年全市重點篩選培植10處高標準經濟林示范園,力爭新增經濟林“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注冊20個以上,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四是推行產品安全溯源制。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從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開展先期試點,逐步實現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指導監督食用林產品生產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建立完善生產記錄檔案,進一步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規范食用林產品生產全過程。開發建設“互聯網+食用林產品一物一碼追溯系統”軟件系統,逐步在生產加工和流通銷售各環節推廣應用,建立完善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五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監管機構、落實經費保障、完善監管制度,切實做好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相關工作。積極聯合、配合各級各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聯動,推進資源共享共用,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及時查處違法案件。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作用,不斷加大食用林產品監管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利用培訓班、專題講座、科技下鄉等各種形式,開展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技能培訓。暢通公眾參與渠道,注重加強互動交流,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監督,形成社會共治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