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豐碩 虎嘯山林白鶴光顧成常態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6-05-25 瀏覽次數:2572次
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日前從吉林省相關部門了解到,作為我國首批生態建設試點省,吉林近年來持續采取禁獵、退耕還林和河湖聯通等措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豐碩成果,境內的虎嘯山林、白鶴光顧已經成為常態。
備受矚目的《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近日通過專家論證。吉林省林業廳保護處處長于長春介紹,建立中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對于實現東北虎豹在我國境內安全穩定繁衍生息,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范圍涉及吉林、黑龍江,以吉林為主。
北京師范大學與吉林省2005年-2015年聯合虎豹監測顯示,野生東北虎、野生東北豹由1998年的4至6只和3至5只分別增加到2015年的27只和42只以上。上述數據與1998年中、俄、美3國專家在長白山林區調查發現的東北虎6只—9只、東北豹3只—7只相比,有了明顯增長。吉林琿春、汪清地區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東北虎、東北豹繁殖地。
除了野生東北虎豹保護取得重要進展外,吉林省境內長白松、東北紅豆杉、野山參等珍稀植物也有所增加,原麝、梅花鹿、馬鹿等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得到較大增長。
吉林省還通過開展“河湖連通”“引嫩入莫”等重點濕地補水工程對向海、莫莫格、波羅湖、哈泥等重要濕地實施生態補水,使退化濕地得到恢復,吸引了大批白鶴前來停歇。
今年春天,在吉林西部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停歇的白鶴數量創新高,數量達3100只左右。近年來,莫莫格白鶴停歇已經成為常態,最多時占該物種世界種群的90%以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最瀕危物種的白鶴跨國遷徙的最重要停歇地。
目前,吉林省正在推進東部森林生態系統、西部草原、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快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健全長白山生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保護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