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吉林省“臺企吉林行”活動開幕式暨“相伴十三五·共謀新發展”吉—臺經貿合作論壇在長春舉行。本報記者 宋鍇 攝
本報7月5日訊(記者曹夢南)深化吉臺交流合作,攜手開啟嶄新篇章。今天上午,吉林省“臺企吉林行”活動在長春隆重開幕。來自海峽兩岸政、商等領域領導、嘉賓和代表600余人匯聚一堂,共商吉臺交流合作,共謀吉林振興大業。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助理周寧,海基會原董事長、臺灣三三企業交流會會長江丙坤分別致辭,省長蔣超良主持開幕式,中央臺辦、國臺辦原主任,海協會原會長、現顧問陳云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出席。
巴音朝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出席活動的各位領導和企業家表示歡迎,向給予本次活動大力支持的國臺辦及臺灣各界朋友表示誠摯謝意。他說,近年來,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兩岸關系總體呈現安定祥和局面。在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創新拓展、取得良好成效的背景下,吉臺經貿交流也在不斷深化、快速發展。“臺企吉林行”是吉臺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臺,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本屆“臺企吉林行”必將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吉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開啟吉臺交流合作的嶄新篇章。
巴音朝魯指出,在改革開放和振興東北政策的帶動下,吉林經濟實力快速提升,老工業基地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當前,吉林正面臨著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堅持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更加注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產業體系;更加注重推進創新發展,著力做好“有中生新、無中生有”兩篇文章;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讓吉林的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更加注重擴大雙向開放,全面加強與包括廣大臺資企業在內的域外投資者的戰略合作,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更加注重優化發展軟環境,著力打造吉商品牌、塑造吉商文化、凝聚吉商精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巴音朝魯指出,臺商是增進兩岸交流與合作的中堅力量,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別是近年來,臺灣企業看好吉林、聚焦振興,為吉林振興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吉臺兩地雖然相隔千里,但兩岸同胞心手相牽、情誼相連,雙方經濟互補性強、產業關聯度高,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希望雙方不斷創新合作方式、擴大合作領域,結成更加緊密的合作伙伴;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有更多臺灣企業家走進吉林、投資吉林,與我們共享發展機遇、共謀振興大業、共創美好未來;希望臺商朋友積極推介吉林、宣傳吉林,使更多臺灣同胞了解吉林、支持吉林,擴大吉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們將以一流的政商環境、一流的創業氛圍,竭誠為大家搭臺服務,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讓廣大臺資企業都能在吉林安心、順心、舒心地投資興業。
周寧代表中央臺辦、國臺辦對“臺企吉林行”活動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說,“臺企吉林行”活動是在兩岸關系處于關鍵時刻舉辦的一次重要的經貿活動,是吉林加快推進吉臺合作,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務實之舉,也是加強兩岸經貿交流往來,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創新之舉。相信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借助實施“十三五”規劃和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重大政策機遇,吉臺交流合作一定能打開新高度、邁向新境界。希望廣大臺商朋友抓住機遇,投身吉林發展,搶占市場先機,實現梯度布局,不斷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未來。
江丙坤在致辭中回憶了兩次來吉林的感受。他說,2006年第一次來吉林,看到吉林之大、吉林之美、吉林之富。時隔10年再次來吉林,感到吉林變得更大更美更富。吉林物產豐饒、資源豐富,這將為臺商提供很多商機;吉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旅游勝地眾多,這又為臺商提供了產業轉型的良好機遇;吉林是農業大省,是世界黃金玉米帶,這還將為臺商發展現代農業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機會。吉林生態環境優良、產業基礎雄厚、科教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現在投資吉林,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廣大臺商要利用好“臺企吉林行”活動這個重要平臺,與吉林攜手發展、合作共贏。在投資過程中,臺商要合法經營,照顧員工,回饋社會,切實履行好社會責任,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王屏生,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臺灣海基會原副董事長、臺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高孔廉,臺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廖萬隆;省領導馬俊清、張安順、莊嚴、王君正、姜有為、張伯軍,省政府秘書長劉喜杰等出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