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利在歐投行貸款“珍稀優質用材林可持續經營項目”啟動會上指出
努力開創我國林業國際貸款工作新局面
中國綠色時報7月22日報道 7月21日,歐洲投資銀行貸款“珍稀優質用材林可持續經營項目”啟動會暨項目實施管理培訓班在北京舉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在講話中指出,“十三五”時期,林業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工作大有作為,要開拓進取、開放發展,努力開創我國林業國際貸款工作新局面。
張永利說,林業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是我國林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歷經30年的發展,在加快興林富民、服務林業現代化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形成了以創新發展為宗旨,以互利合作為主線,以試點示范為帶動,多方參與、緊密協作、精密操作的組織實施模式;在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中心,以人為本、民生為重,公私合作、互利共贏,吸收創新、引領示范,全程監測、防控風險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
張永利指出,當前,我國綜合實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金融組織對我國林業項目合作意愿有所增強,項目準備和創新難度也有所增加。如何在變化的形勢中調整項目定位,主動參與全球生態治理進程,更好地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是林業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的根本任務。要善于把林業利用國際貸款工作放在全球生態治理的大環境中考慮,放在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謀劃,放在林業發展的總趨勢中把握,不斷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發展。
張永利要求,從5個方面扎實做好“十三五”時期林業國際貸款工作:
一是加強創新發展。深挖貸款項目的創新點和附加值,發揮林業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促進經濟社會進步的發展效應、推動科技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創新效應以及推廣項目成果復制和應用的示范效應和種子效應。
二是加強協同發展。從加強頂層設計的高度,結合基層創新,集中多雙邊貸款投入。行業項目部門要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下功夫,對跨區域、跨山系、跨流域和生態敏感區、脆弱區、高價值區的重點問題進行集中治理;要按照“東部重創新、中部重示范、西部重富民”的要求,引導不同類別的國際貸款項目向最需要的區域集中。
三是加強融合發展。加強不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國際項目與國內項目、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的交匯融合,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項目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充分利用國際金融組織項目平臺,進一步推動中國林業建設經驗國際化。
四是加強科學管理。項目管理要注重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在執行階段,項目管理機構要密切跟蹤,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重點加強項目制度化建設和人員培訓;項目完成后,要系統總結、全面評估,形成項目的技術模式和知識成果,深入挖掘項目案例價值。
五是加強機構人員能力建設。繼續穩定和充實項目管理機構,理順人員編制和經費來源,加強項目管理人員業務培訓。行業項目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地方項目的指導服務職能,著力構建行業部門服務地方項目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