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改革 環環相扣
力爭到二〇二〇年全國林業總產值達到九萬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后,國家林業局連續召開黨組擴大會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國有林區改革、國家公園體制改革及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座談會,部署當前林業改革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龍要求各級林業部門把林業五大改革全面落實到位,為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做出貢獻。
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推進國有林場改革
集體林權制度是中央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對于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農村發展潛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具有戰略意義。
國家林業局將出臺《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繼續做好集體林地承包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定集體林地承包關系,加強林權權益保護,進一步放活生產經營自主權,依法推進集體林權有序流轉,推進集體林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林業規模經營主體,建立林業經營負面清單制度,加強集體林業管理服務,為加快國土綠化、提升森林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維護林區和諧穩定做出新貢獻。
《國有林場改革方案》,是加快推進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獲取經濟利益為主向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轉變的指導性文件。要明確界定國有林場生態責任和保護方式,推進國有林場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完善以購買服務為主的公益林管護機制,健全責任明確、分級管理的森林資源監管體制,健全職工轉移就業機制和社會保障體制,努力實現生態功能顯著提升、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管理體制全面創新的總體目標,確保到2020年國有林場森林面積增長1億畝以上、森林蓄積量增長6億立方米以上。國家林業局近期派出13個督查組,對21個省級政府落實國有林場改革主體責任及改革進展與成效進行督查。
林區改革,剝離企業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張建龍說,要繼續保持我國森林資源和林業產業發展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優勢地位,加快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增強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能力,加快補齊林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這塊短板。
《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在于堅持以發揮國有林區生態功能和建設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為導向,以厘清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各方面關系為主線,積極推進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分開,剝離企業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形成精簡高效的國有森林資源管理機構,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機制和監管體制,強化地方政府保護森林、改善民生的責任,切實落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各項政策措施,著力加強森林資源培育、提升森林質量,進一步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林區產業轉型升級,妥善安置國有林區富余職工,確保職工基本生活有保障,努力實現資源增長、職工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標。
建設國家公園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林業部門提出的明確要求。要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指導好9省區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抓緊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加強國家公園基礎研究,盡快協調推動吉林、黑龍江、四川、陜西、甘肅編制完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和《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加強國家公園建設的技術支撐和管理服務,切實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
據悉,今年要完成編制《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意見,召開全國林業產業發展大會。要著力推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加快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培育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著力實施一批重大林業產業建設工程,著力實現林業資源配置全球化,力爭到2020年全國林業總產值達到9萬億元,為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做出林業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