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故事破譯吉林振興密碼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7-02-17 瀏覽次數:3385次
逐步攀高的經濟發展數據讓吉林人深切地體悟到李白《行路難》中詩句的意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16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及全年吉林省GDP分別增長6.2%、6.7%、6.9%、6.9%,時隔兩年再次回到全國平均水平之上。
是什么讓吉林在近年來的低速運行中撥云見日?記者近日采訪發現,五個故事透露出了吉林振興的密碼。
2017年2月3日,農歷初七,春節長假結束后的上班第一天。早上不到8點,吉林省政府111會議室已經人頭攢動,大家情緒飽滿。他們是來領任務的。這里是全省“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大會的主會場,全省共有8000多人在各地分會場參會。
“四平八穩不著急”變“擼起袖子加油干”,是吉林人在振興過程中講述的第一個故事,“加油干”也成為他們的第一個密碼。以往,吉林人給人的印象是“四平八穩”,干什么事情都“不著急”,可如今那已經成為舊日皇歷。2016年春節長假后第一天,全省召開服務業發展攻堅視頻大會,2015年也是在春節長假后第一天,全省召開了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落實年動員大會。連續三年,省委書記巴音朝魯都在講話的開始時說,各級黨員干部要迅速進入工作的狀態、落實的狀態、奮進的狀態,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開創吉林振興新局面。
春節期間,長春周邊設施一流的大型滑雪場“爆滿”的場景讓從外地回來過年的吉林人王子青嚇了一跳:“我印象里前幾年滑雪場沒多少人啊,怎么現在這么火!”統計數據更加讓人吃驚:春節七天,全省接待游客超過一千萬人次,旅游總收入97.01億元,同比增長28%。一天收入接近14億元,這在吉林省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
“白雪”變“白銀”,是吉林人引以為豪的第二個故事,做強優勢服務業也成為振興的第二個密碼。不久前,《吉林省關于做大做強冰雪產業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執行,他們要把吉林建設成世界級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如今,曾經閑置的冰雪資源被徹底激活。
在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農民韓忠江的這個冬天忙碌而充實。“我看周圍的人都用互聯網賣東西,做了電商。過年孩子從外地回來,他懂電腦,我就天天讓他教我怎么做電商,怎么弄手機,我想把我們這兒的笨雞蛋用這個方式賣出去。”韓忠江說。
第三個故事是“冬閑”變“冬忙”,如今一些吉林農民改變過去“貓冬”的習慣,利用農閑,做起了網絡生意。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這一新型商業業態,是吉林給這個傳統農業大省注入商業元素的第三個振興密碼。省商務廳副廳長孟慶宇介紹,吉林省新建了43個縣域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13000余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或電商授權服務點,服務范圍覆蓋了全省60%的村鎮。2016年,全省農村電商交易額突破100億元,25萬農民因此增收致富。
“砍樹”變“看(守)樹”是吉林振興的第四個故事,是吉林省堅持把“綠色”作為“底色”的一個縮影,“綠色發展”成了吉林省執著堅守的發展密碼。“順山倒啦……”這是吉林省重點國有林區砍樹的最后一聲吆喝。從2015年4月1日開始,全省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不僅不采,還開始了大規模栽種。幾年來,共收回林地面積81.5萬公頃。2016年全省植樹2580萬株。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3.9%。不久前,《吉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出臺,“看樹”是大家的新任務。
綠色發展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西部地區新增養魚水面25萬畝,新增蘆葦20萬畝,新增養蟹水面11萬畝;東部山區東北虎、東北豹頻現,黑熊數量增長兩倍以上,東北兔、雉雞、松鼠等種群數量增長70%以上。
2017年1月9日,“吉林林業一號衛星”發射升空,全省林業管理跨入了“空天地”一體化的時代。這是繼2015年“吉林一號”一箭四星之后的又一次發射。長光衛星科技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宣明說,“吉林林業一號衛星”的所有光電原件都是國產的。
“農業省”變“衛星省”,這是吉林人要講述的第五個故事,也是這一傳統農業大省蛻變的鮮活故事,創新也成為尤為重要的振興密碼。據吉林省工信廳廳長朱天舒介紹,吉林省目前正在培育“北斗七星”新動能產業,即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衛星及通用航空、精密儀器與裝備、CMOS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七大創新產業,為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快積聚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