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是服務業,不能脫離實體經濟單獨發展,它是其他行業的潤滑油。
3月23日,吉林省金融辦主任胡斌就《關于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若干措施》接受了吉網專訪。胡斌介紹,吉林省推出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十六條”措施,是應對經濟新常態,落實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需要,是貫徹省委省政府“抓環境、抓項目、抓落實”會議部署,構筑良好經濟環境的需要,是直面企業融資困難,鞏固已有成效的需要,制定出臺《若干措施》反映了實體經濟企業的共同愿望和心聲。
2016年,推動設立17個“助保金池”
到位風險補償鋪底資金達3.2億元
吉林省在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方面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胡斌表示,在融資難方面,從提高總量、調整結構、增強效率方面加大力度。2016年,相對于東北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整體下滑的趨勢,吉林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2790億元,實現了穩中有升,高于黑龍江省7.66個百分點、遼寧省27.18個百分點。
同時,積極培育企業上市,全年3家企業首發上市。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38家。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債券發行總量同比增長161.4%。強化貸款審批效率,減少審貸中間環節,努力縮短融資鏈條,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7.55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0.76萬戶,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5.57%,較去年同期增加1.23百分點。
在融資貴方面,從政策引導、規范收費、資金接續方面創新了手段。
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累計發放再貸款66.2億元、辦理再貼現51.3億元、發放常備借貸便利231.6億元,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落實差別存款準備金政策,釋放可用資金43.5億元。加強利率指導,努力壓降信貸資金成本, 2016年吉林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41%,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開展清費減負專項檢查,堅決糾正金融服務不合理收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督促金融機構落實小微企業續貸政策,全省累計完成續貸10009筆,金額149.39億元。推動設立了東北地區首支省級企業信貸周轉基金,完善企業信貸接續機制。
同時,加快開展“助保金池”試點工作,推動設立17個“助保金池”,到位風險補償鋪底資金3.2億元,累計為入池企業提供金融增信支持194筆,貸款金額12.6億元。
吉林省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主要原因有哪些?
胡斌說:“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歷史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系統性。從供給側方面來看,供給渠道少,供給總量不夠,供給效率不高。”
胡斌說:“吉林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雖然位于東北地區前列,但和全國相比仍處于劣勢,金融供給總量不足。雖然資本市場發展近年來取得可喜成績,但融資結構仍不夠優化,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失衡,上市、掛牌公司總數仍較少。融資服務政策監測鞏固優化機制不健全,金融供給效率不高,銀行機構放款條件審慎,對抵質押物要求嚴格,專業的企業增信服務中介機構缺乏,加大了企業的財務負擔。”
從需求端來看,很多企業本身融資條件不足,經營管理不規范。
胡斌表示,與發達省份相比,吉林省第三產業占比偏低,產業布局不夠優化,符合金融機構融資條件的企業較少,有效融資需求偏低。
此外,吉林省很多企業處于產業鏈低端,自身經營管理能力較弱,盈利能力不強,信用評級不高,很難提供充足的抵質押物,難以達到銀行放款條件。同時,由于銀企信息不對稱,很多企業對銀行信貸產品和審核標準缺乏足夠了解和正確認識,有的傾向于借助于高利息的民間融資,進一步加重了企業融資負擔。
啟動“上市驅動工程 ”建立省、市、縣三級擬上市企業培育庫
金融業如何更好地找準角色位置,將服務者的角色做得更深更透更精準?《若干措施》中采取哪些創新性手段推動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胡斌說:“《若干措施》以解決關鍵問題為引領,突出五方面創新性舉措,逐步形成體制機制完善、融資環境優化的市場秩序,力爭做到精、準、實,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突出資本市場融資創新。啟動“上市驅動工程 ”,按近期重點、中期培育、遠期關注的要求,組織“騰飛類”“加油類”“種子類”等三類上市后備企業梯隊,建立省、市、縣三級擬上市企業培育庫;建立100戶債券發行企業庫,力爭2017年債券融資規模達到3000億元,推動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
突出資金接續手段創新。著力發揮吉林省企業信貸周轉基金在保障企業信貸周轉資金需求方面的作用,提高企業應用的積極性,服務覆蓋面擴大到市、縣級,力爭2017年累計周轉資金達到300億元,緩解企業資金鏈緊張問題。
突出企業精準服務創新。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和類型的企業特征,結合各類金融機構經營特點,精準匹配企業融資需求,科學配置金融資源,提供有效金融供給,助推企業成長,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突出機制引導創新。創建融資服務政策監測鞏固優化機制,構建全省全口徑融資服務信息監測平臺,建立全省優化融資服務聯席會議制度,探索發布融資價格指數,確保融資服務政策的落實效果能夠及時監測反饋調整提高。
突出財政獎勵引導創新。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信貸獎勵方向向“三農”、小微企業、科技企業等領域傾斜,對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性強的,給予財政資金補助。引導金融機構強化金融服務,持續擴大融資規模。
胡主任表示,通過《若干措施》的實施,必將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有效改善吉林省企業融資環境,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