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3月27日電】基于去年生效的《巴黎協定》的全球變暖對策前景因特朗普政府產生陰影。因美國輕視環境污染,出現回歸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較多的化石燃料的動向,日本國內也出現了認為應謹慎采取力度過大政策的聲音。另一方面,風能、太陽能發電擴大的背景下,中國可能成為新的全球變暖對策領軍者。專家警告稱:“追隨美國可能會落后于世界潮流。”
▽逆轉
特朗普打算逐個推翻前總統奧巴馬的政策。他已表示將調整二氧化碳重要減排舉措——火力發電站的管制、汽車油耗管制。奧巴馬前政府暫緩的石油管道建設計劃也發生逆轉,將開始建設。另外,還表示將對負責應對的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的預算削減三成。
特朗普還提及了退出以“所有國家參加”為原則的《巴黎協定》。如果世界第二大排放國美國退出,將會引發陣腳大亂。但政府內要求留在協定內的聲音也較強,可能還將發生曲折。
30多國負責全球變暖談判的負責人3月初在東京交換意見時,美國也成為了話題。相關人士稱“如果給特朗普施壓,怕是會激怒他吧”、“如果什么都不說,會被以為國際社會輕視全球變暖”,苦于應對的情況可見一斑。
▽觀望
日前在德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因美國反對,聯合聲明中沒有寫入全球變暖對策的語句。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山岸尚之驚訝地表示:“雖然有所預料,但沒想到這么快就采取了消極態度。”
日本提出了將溫室氣體“在2050年削減80%”的長期目標。環境省探討會為了達成目標,匯總了以采用碳稅來減少化石燃料、加強國內對策的戰略方案。
另一方面,經濟產業省的動向較為遲鈍。該省獨自設立的探討會對削減80%目標本身提出質疑,無望出臺積極的國內對策。
經團聯常務理事根本勝則因特朗普政府的誕生,在會議上發言稱:“必須觀望國際形勢變化對各國環境政策的影響。”經產省官員說明稱“如果美國不做,日本也不會做”,暗示會追隨美國。
▽潮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月于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批評特朗普稱,應該堅持《巴黎協定》,這是對子孫后代的責任。
習近平回應奧巴馬的呼吁,為《巴黎協定》的誕生作出了貢獻。國內方面,配合產業結構改革的時機力爭減少煤炭消費,以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緩解嚴重的大氣污染。
今后將持續發展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今年將在全國啟動溫室氣體排放量交易。美國原地踏步的時候,中國可能將引領全球變暖談判。
聯合國環境計劃特別顧問末吉竹二郎認為“美國的實力企業和州也確定了不依靠化石燃料的‘去碳’方向。大潮流不會停止,特朗普政府的影響有限”。他還警告稱:“若落后于潮流,日本企業的競爭力將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