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二十五條措施支持新設自貿試驗區發展
率先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
海關總署日前分別出臺了海關支持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措施,對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分別擬定5方面25條支持措施。
據悉,上述舉措涵蓋了全面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服務“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崛起戰略”“西部大開發”等建設部署,服務自貿試驗區改革需求及實施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和海關安全高效監管等方面。
在創新海關監管制度、促進貿易便利化方面,主要包括優先推進自貿試驗區“互聯網+海關”特色服務、率先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海關稅收征管方式改革、創新企業管理制度、深化國際間海關合作等。
在實施保稅監管改革、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方面,主要包括改革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改革加工貿易核銷及單耗管理方式、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整合優化、提高保稅貨物流轉效率等。
在支持新型貿易發展、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方面,主要包括支持文化對外貿易、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外包、生產性服務業、融資租賃等業務發展。
在培育法治化營商環境、維護貿易秩序公平公正方面,提出依法實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維護企業創新成果,打防結合,有效防控風險,維護健康發展環境。
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表示,上述措施突出了國家賦予7個自貿試驗區的不同戰略定位,比如,針對遼寧自貿試驗區發展的高端裝備制造業、航空產業,浙江自貿試驗區以油品、礦石中轉、海事服務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貿易及服務,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現代農業、高端產業,加強面向“一帶一路”的人文交流與國際合作等特點,分別出臺了更具針對性的舉措,以支持各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