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長白山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國家林業局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原山林場成立于1957年,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場艱苦奮斗,銳意改革,率先走出了一條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實施林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取得了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的雙贏。林場森林覆蓋率增加到94.4%,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9.7萬立方米,從一個巨額負債、職工工資連續虧欠到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0億元,年收入過億元,職工年均工資近6萬元的企業集團,實現了從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到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創造了非同尋常的成就和彌足珍貴的經驗,先后被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十佳國有林場”等榮譽稱號,成為全國林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典范。
在全國國有林場改革進入攻堅決勝時期,原山林場艱苦創業、改革創新、以德治場、只爭一流的典型經驗和使命至上、勇于擔當、崇德興仁、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為全國林業系統樹立了榜樣,為林業系統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重要部署做出了示范。特別是原山典型經驗的引領作用、原山時代精神的鼓舞作用,對于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治理體系、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充分發揮林業戰線廣大黨員干部模范帶動作用,激發林業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為加快推進林業改革發展和林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決定,在全國綠化、林業戰線廣泛開展向山東省淄博市原山林場學習活動。
一、學習他們對黨忠誠、勇于擔當的政治品格
20世紀80年代以來,原山林場作為首批“事改企”試點單位,昔日的種樹人被迫走出林場,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但由于經營不善、觀念滯后等諸多原因,所經營的項目都被市場無情地淘汰,矛盾越積越多,困難越積越大,至1996年底累計負債4009萬元、職工13個月發不出工資。面對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新上任的林場黨委一班人始終堅信,千難萬難,相信黨、依靠黨就不難。作為共產黨人,必須勇于擔當,對黨最好的報答,就是讓職工過上更好的日子,讓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原山林場要想走出困境、獲得發展,關鍵在于黨的領導。通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全場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原山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林場不僅自身逐漸走出困境,而且按照組織的要求,先后接管、代管了淄博市園藝場、實驗苗圃、林業培訓中心和市委接待處下屬顏山賓館等4家困難單位,使近千名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為社會間接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由博山區人民政府交給原山林場管理的10000畝荒山已經變成環境優美、生態優良的綠色資源庫。學習他們,就要積極引導干部職工增強“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韌勁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勁,責任面前不推諉、矛盾面前不回避,全面推進綠化、林業各項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學習他們使命至上、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植樹造林、守護青山是林業人的神圣使命。建場之初,原山林場森林覆蓋率不足2%,到處是荒山禿嶺,全部家當只有“百把鎬頭百張锨、一輛馬車屋漏天”,生產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幾代務林人發揚“先治坡后治窩,先生產后生活”的奉獻精神,在石坡上鑿坑種樹,從懸崖上取水滴灌,戰天斗地,石縫扎根,使座座荒山披上了綠裝,成為魯中地區一道不可或缺的生態屏障。原山人一貫堅持“三三一”工作制,場部機關人員三天辦公、三天支援一線建設、一天休息,星期天或節假日全部在一線植樹綠化、支援生產;遇到春節等市民集中祭祀,別的單位分福利,原山人分墳頭,干部職工每人負責一片,確保人們上墳祭祀中森林防火不出任何問題。2016年7月,按照省委組織部的要求,原山林場全力打造了山東原山艱苦創業教育基地,“國家林業局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國家林業局黨校現場教學基地”也相繼掛牌,迄今已累計接待黨政機關參觀人員達5萬人次。參觀者無不深受教育,從中得到了靈魂的凈化,黨性的錘煉。學習他們,就要堅持不忘初心,艱苦奮斗,牢固樹立扎根林業、無私奉獻的偉大志向,不斷錘煉工作的定力、韌力和魄力,正確處理得與失、奉獻與索取、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的工作業績。
三、學習他們直面困難、改革創新的果敢勇氣
實踐證明,只有改革才能發展,只有改革才能進步,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是沒有出路的。針對多年積累下來的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問題,原山林場班子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在艱難中創業,在困境中求生,積極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按照中發〔2015〕6號文件要求,原山林場定性、定編、定崗全都到位,被確定為公益一類林場,實現了“企改事”的歷史性轉變。實行“事企分開、一場兩制”,組建了集生態林業、生態旅游、餐飲服務、旅游地產和文化產業五大板塊于一體的企業集團。集團創造的效益全部上繳財政,財政全額返還,反哺到森林資源保護和提高職工生活中,達到了林場和集團互補共贏。探索出了一條林場保生態、集團創效益、公園創品牌的科學發展之路。同時,制定了在職職工崗位責任制工資分配辦法,推行職工競爭上崗制度,打破干部終身制,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績效同崗位掛鉤,不干不行,干不好不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為林場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和蓬勃活力,職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職工年收入增長率達到21%,2016年職工平均工資達到5.6萬元,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激發出來。學習他們,就是要堅持困難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只為成事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以實干精神和創新思維破解改革道路上的各種難題,把改革當作發展的唯一動力,將創新作為前進的唯一模式。
四、學習他們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原山林場從一個資源和名氣都不出眾的小字輩林場,發展成為全國林業系統的一面旗幟,靠的是在各項工作中始終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他們從嚴治黨有新舉措,林場改革有新突破,民生事業有新發展,永葆原山在全國林業改革中的旗幟地位。原山林場依靠先進的經營理念、超前的發展舉措,率先實現了“山綠、場活、人富、林強”的改革目標,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在成績面前,他們沒有止步,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寬、望得更遠,始終堅持“改革永遠在路上”。從2004年開始,掀起了“二次創業”的高潮,先后制定并實施了四個“三年計劃”。按照《原山“十三五”發展規劃》部署,又確立了提前三年建成道德林場、法治林場、文化林場、幸福林場的目標,始終將走在前列作為目標定位。學習他們,就要樹立強烈的愛崗敬業、只爭一流的主人翁精神,形成講學習、爭先進、轉作風、創一流的良好氛圍,在推進國有林場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的關鍵時期,以奮發有為的精神和昂揚向上的斗志,爭當改革創新、綠色崛起的排頭兵。
五、學習他們以德治場、凝神聚力的管理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原山林場在推進艱苦創業、深化改革、科學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把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核心工作來抓。積極開展“雙聯”活動,建立場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黨員干部、職工代表,黨員干部、職工代表、機關人員聯系職工的“雙聯”網絡,倡導“一起吃苦、一起干活、一起過日子、一起奔小康”的“一家人”精神,凝聚人心,激發斗志,以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作為規范每個人言行的行為準則,形成了建設現代化林場的強大精神力量。全場上下“黨員干部為事業干、為職工干”的良好氛圍成為職工向心力、凝聚力、創新力的力量源泉。學習他們,就要堅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把林業職工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從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做起,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中辦發〔2017〕23號),各地區各單位一定要認真組織,精心部署,把向原山林場學習活動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努力爭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模范,爭當推動綠化、林業和國有林場、林區改革的模范,爭當遵規矩、守紀律、有擔當的模范。
全國綠化、林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要以原山林場為榜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全國綠化委員會 國家林業局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