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近日發布《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我國國際重要濕地總體生態狀況良好。
我國加入國際濕地公約以來,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共57處,其中內地56處、香港1處。內地56處國際重要濕地分布在21個省(區、市),其中內陸濕地41處、近海與海岸濕地15處。56 處國際重要濕地范圍面積662.38萬公頃,濕地面積320.18萬公頃,自然濕地面積300.10萬公頃。在內地56處國際重要濕地中,分布有濕地植物約2114種、濕地鳥類約240種。國際重要濕地土地(水域)類別整體處于穩定狀態。
2018年,我國對國際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開展現地監測和評估,共調查了國際重要濕地的面積、水源補給、水質、富營養化、濕地植物及植被、濕地鳥類、外來入侵物種、濕地利用、主要威脅9個方面指標。目前,我國國際重要濕地面臨的主要威脅依然是農業、牧業和漁業等人類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活動,工業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等方面。我國將強化國際重要濕地監管,加強科研監測體系建設,完善年度監測機制,實施濕地生態補償,逐步實現國際重要濕地的精準保護和管理。同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支持濕地保護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