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在巍峨壯美的長白山腳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長白山管委會共同主辦了2019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
本屆論壇為期5天,以“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為主題,來自世界90個國家的近270名青年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泉陽泉作為此次大會的官方指定唯一用水,為此次論壇帶來一道藍色的風景。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部門于1971年發起的政府間跨學科的大型綜合性研究計劃。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則是其中重點論壇活動之一,為世界各地生物圈保護區的青年代表提供交流平臺,致力于青年人更好地踐行承諾,為生物圈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本次論壇是聯合國在我省召開的最大規模的國際性青年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生物多樣性框架、自然新政、2050年愿景等內容進行深入探討,提出議案并形成《人與生物圈青年“長白山宣言”》。
論壇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亮,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楊超,中國人與生物圈計劃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秘書處代表彼得·多吉,生態環境部生態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處、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聯絡處COP15籌備執行委員會辦公室代表鄒玥嶼,長白山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庫等嘉賓發表了重要講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表示,2017年第一屆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在意大利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護區舉行,希望這個論壇能夠傾聽青年們的聲音,激勵了更多青年們發揮創造力、活力和能力,參與到生物保護中去。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亮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亮表達了生態保護對吉林省的重大意義。他表示,吉林是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良好生態環境是吉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吉林省結構合理、類型齊全、瀕危動植物呈恢復性增長趨勢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初步形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楊超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楊超指出,中國是世界最早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長年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正確領導和中國各級政府、組織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國人與生物圈計劃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
中國人與生物圈計劃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表示,長白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中國第一批成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單位之一,一直以來積極履行成員義務,推行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并重的“人與生物圈”理念,充分利用世界生物圈保護網絡平臺開展國際合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秘書處代表彼得·多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秘書處代表彼得·多吉表示,本次會議在聯合國2019氣候行動峰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之前召開恰逢其時,對于兩次會議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希望各保護區青年廣泛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政府間合作和相關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生態環境部生態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處代表鄒玥嶼
生態環境部生態司生物多樣性保護處、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聯絡處COP15籌備執行委員會辦公室代表鄒玥嶼說,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績。非常期待能夠制定出結構合理、目標清晰、指標明確、利于執行、為各締約方所滿意的框架,從而為更好實現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引航定向。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王庫
長白山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庫表示,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成立最早的保護區之一,也是中國最早被批準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單位。近年來,我們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致力于打造“世界名山”和“國際名鎮”兩大品牌,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精心建設綠色城鎮,深度拓展開放合作,提升優質誠信服務,積極構建“大長白山”區域發展共同體,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條“旅游城鎮化、城鎮景區化、景區國際化”的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
生態保護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和永恒的命題。本次論壇致力于尋找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平衡共贏、永續共存的發展道路,對于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吉林省深度融入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恰逢其時。
泉陽泉與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
聯合推出的定制保溫杯
泉陽泉作為“碳足跡”代表企業,泉陽泉與論壇的志愿者們,成為整屆論壇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了給參與論壇的中內外嘉賓朋友提供優質的飲水服務,泉陽泉分別在會場、宴會廳、茶水間等各個場地均備好了充足的泉陽泉。
源自長白山的天然礦泉水泉陽泉
贏得了國內外嘉賓朋友的一致好評
匯聚新時代共建共享
生態文明的強大合力
共同繪就生態文明新畫卷
譜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2019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匯聚世界優秀青年生態保護工作者、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不僅提升了廣大青年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更將加強長白山自然保護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各國自然保護區的多領域合作交流,促進世界各國一道向著更加生態、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