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信息來源:中國吉林森工集團網站 發布日期:2020-01-07 瀏覽次數:3376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方向,深化理念認識,準確把握其中蘊含的核心要義、發展思想、實現路徑、目標追求、價值導向,并自覺貫穿經濟活動全過程、各領域,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把握新形勢下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進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穩增長;另一方面要提質量,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搶抓重大機遇。成績來之不易,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抓住國家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開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布局,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充分把握和運用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政策、“一帶一路”建設政策、沿海開放政策、跨區域融合發展政策,搶抓重大機遇,把握區位優勢、開放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和資源要素優勢,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兜住民生底線。要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沙掷m”的要求,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全面落實產業扶貧、科教培訓扶貧、移民搬遷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等具體措施和舉措。堅持把脫貧攻堅與革命老區發展等有機結合起來,一并研究、同步推進,決不讓一個地區掉隊。全面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強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堅持突出重點,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后勁支撐。要堅持以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強化對經濟穩增長的支撐。要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繼續實施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健全部門協調機制,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協調保障土地、資金等要素,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有效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同時,要在三個方面加強工作力度:一是加強投融資工作;二是突出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三是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和儲備工作。堅持創新驅動,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引擎。加快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工業創新驅動支撐增強,協調發展成效初顯,產品高端化加快,產業結構趨向合理,要素產出效益提升,綠色發展能力凸顯,初步形成工業高質量發展新體系。加快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動能。大力引進產業層次高、經濟效益好、產業帶動強的大企業。從而進一步做大服務業產業集群,延長服務業產業鏈,打造新的產業優勢、培育增長新動能,助推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農業現代化產業化水平。統籌全面發展,縮小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差異;加快培育生產性技術服務主體,提供高質量規?;r業科技服務;完善產業結構優化與聚集,提高勞動力素質;加快農藝與農機相結合技術的應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改革,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國戰略需求,努力攻克一批關系發展全局的戰略前沿和核心技術。確立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改革科研管理體制,構建利于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創新潛能充分釋放的體制環境,構建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快培育發展新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并推動傳統產業在優化升級中形成新動能。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把握好新時代資源紅利、生態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疊加釋放,投資優勢日益凸顯的良好局面,繼續對標對表世界銀行標準,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大幅度提升執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商事制度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更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更大力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主動作為,認真實施加力提效的積極財政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加快債券發行使用,增收節支,優化結構,保障重點支出,有效應對減稅降費造成的財政收支缺口,確保財政收支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