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作為中央第一份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文件,明確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改革任務。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對于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大明確,將要素市場化配置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個重點之一。”1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劉群彥說,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這一次,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文件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為要素之一?!兑庖姟访鞔_,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意見》全面系統、具體化地指明了如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而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中央文件中,體現了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新特征,這也是《意見》的亮點所在?!眳无闭f,過去講信息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要素,現在具體到數據要素,更確切了,這是重要的變化。
呂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前數字經濟正在引領新經濟發展,數字經濟覆蓋面廣且滲透力強,與各行業融合發展,如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因此,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同時,大數據在社會治理中如城市交通、老年服務、城市安全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要素的高效配置,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一環。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的作用,在此次疫情應對中得到了很好的闡釋。
醫療機構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精準高效地開展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蹤、社區管理等工作;科研人員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加快病毒檢測診斷、疫苗新藥研發等;有了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視頻會議、網上訂購等,人們才能安心宅家生活、工作、學習……
“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迭代更新,數據的共享責任、技術開發、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護等各方面尚未形成系統的社會治理規則,也未形成資源配置市場的價格體系?!眲⑷簭┱f,為此,迫切需要從交易市場化要素角度出發,進行與市場經濟改革相配套的數據資源配置體制機制改革。
《意見》強調,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優化經濟治理基礎數據庫,加快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制定出臺新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等。
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陳剛關心的問題是數據共享。他坦言,開放共享是數據效能最大化的基礎,雖然國家有相應法規、管理辦法,但真正做到共享非常難。
“數據的所有權說起來屬于國家,但實際上沒有強有力的約束,可以讓數據產生者和擁有者把數據匯交出來。”陳剛說,“科技部正在推動把(科研)數據匯交作為項目驗收的條件,對于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針對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陳剛建議,要有硬性的執行制度和規范的督促機制,還需保障數據共享給數據提供者帶來的回報,以及數據共享所需的支撐條件等。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只有流動、分享、加工處理才能創造價值。目前,數據的治理規則正在探索中,要對數據實行分類治理,界定數據公開共享的范疇。政府的數據公開,也要分清哪些應對社會公開,哪些要授權查詢等。”呂薇說,下一步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要完善數據治理規則,也要完善數據產權的法律界定,對不同數據的公開、流動、交易分類制定治理規則。
數據安全是數據應用的基礎。《意見》強調,推動完善適用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安全保護制度,加強對政務數據、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數據的保護。
呂薇認為,讓數據安全流動起來,要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防止詐騙等。在加強安全管理的同時,又要鼓勵合規應用,促進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
在劉群彥看來,推進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別于傳統的土地、人力等市場要素資源,數據要素市場完善過程尚需從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市場監管等方面進一步開展理論創新和實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