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森工集團”)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掛牌運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為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
據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佰山介紹,內蒙古森工集團此前為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2020年3月27日,按照中央總體部署,自治區決定恢復內蒙古森工集團。這是國家生態文明體制建設的重大實踐探索,是自治區推進國有林區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標志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跨入新階段。內蒙古森工集團運營后,將堅持生態優先理念,保持發揮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安全的戰略定位,挺起生態文明建設脊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保護生態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美麗林區,為內蒙古自治區高質量發展奠定綠色之基。
中國森林資源綠色核算與國家級公益林生態系統服務監測與評估首席科學家王兵介紹,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四大國有林區之一,中國最大的亞寒帶原始森林,有天然林799.51萬公頃,人均占有量居全國之首。自1952年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累計提供2億立方米優質木材,栽植2000萬畝人工林,有林地面積、活立木總蓄積、森林覆蓋率分別從開發初期的636.5萬公頃、6.6億立方米、60.1%提高到目前的837.2萬公頃、10.3億立方米、78.39%,分別增長31.5%、56%、18.29%。據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評估,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生態系統年總價值為6160億元,占內蒙古自治區50%以上;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物質量每年171億立方米;森林生態系統每年的碳匯當量為2329萬噸,占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生態保護成效走在全國前列。
內蒙古森工集團副總經理宋德才說,內蒙古森工集團將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建設以生態產業為主的“1+N”現代森林產業體系。近期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造森林資源綜合治理示范區。建立木材儲備、種苗綠化、物種基因、森林碳匯等基地。二是打造地標性森林生態旅游康養目的地。融入國內大循環,大力發展“研學游”和冬季旅游項目,建立生態旅游、康養度假、研學體驗等基地,融合森林生態文化、冰雪文化、森工文化、民族文化、使鹿文化,提升旅游內涵。依托“中國冷極”品牌,成立專業公司,整合旅游產品、林下資源,形成林區特色旅游商品。三是打造優質森林生態食品供應區。充分利用天然、綠色、無污染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經濟,開發野生漿果、食用菌資源,建立生態食品、種養殖、道地藥材、天然水資源等基地,打造“林戶+基地+龍頭+市場”產業模式,實施混合所有制,激發企業活力。創建綠色品牌和森林品牌,最大限度促進企業增收、職工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