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的簽署象征著全球化的曙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這一突破亦意味著世界經濟的重心已逐步由西方轉至亞太地區。
■中國目前已經完成貨物貿易的主要關稅減讓表、承諾表轉換工作。此外,涉及約七百多條約束性義務中,87%的部分已具備實施條件,剩下的13%經過和其他部門認真梳理后,待協定生效后可以立即實施。
就在上周,中國正式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核準程序,成為非東盟國家中第一個正式完成核準程序的成員國。這一事關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共同利益的協定,正是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重要議題之一。
在4月19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RCEP的前景及展望達成共識:RCEP的簽署將深入影響全球產業鏈的分工與合作。在RCEP的落地過程中,海南自貿港或將起到引領作用。
世界經濟重心逐步轉至亞太
RCEP的簽署對于亞洲乃至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表示,RCEP的簽署象征著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這一突破亦意味著世界經濟的重心已逐步由西方轉至亞太地區。
財政部關稅司司長蔡強表示,RCEP在推進經貿規則方面的一大鮮明特點就是,以發展為導向的規則和以標準為導向的規則并行推進。其中,以發展為導向的規則側重成員國的個體發展需求,強調差異性;以標準為導向的規則側重對標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強調統一性。而在相關規則的談判中,兼顧統一性和包容性,并最終實現達成,對于全球經濟治理和未來國際經貿規則的談判具有樣本意義。
“負面清單充分體現了我國多年來在外商投資自由化方面的改革成果。”龍永圖認為,從RCEP的經貿規則來看,其服務貿易和投資方面引入負面清單,是制度開放和高標準規則的典型。這對未來整個國際經貿規則的樹立有借鑒意義。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將RCEP視為“共識之上的多邊主義”。在他看來,RCEP的達成“不是不講標準、或是強加的結果,而是共識,是新類型的多邊主義”。
龍永圖期待,RCEP采取更為開放的態度,將更多亞太地區國家囊括其中。“我最希望看到,在將來某一個時期,RCEP與CPTPP能夠以某種形式融合在一起,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貿易協定。”他說。
海南自貿港或起到引領作用
“就RCEP成員國而言,發展水平與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結構各異。”蔡強稱,這種由差異造就的多元化也具備積極意義。
蔡強表示,這意味著在RCEP的范圍里,可以解決從融資到原材料,再到加工、生產乃至銷售的循環,有利于RCEP區域產業升級優化。
區域內要聯動發展,對于差異性也應保持警惕。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伊莎貝爾·杜蘭特表示,應注意在RCEP國家之間,減少各個國家之間的發展缺口。要形成不同國家的競爭法案,以避免多元化帶來的消極影響。
RCEP的簽署將如何影響產業鏈分工與合作?與會人員認為,零關稅與原產地規則是重要突破口。
龍永圖認為,從目前來看,第一步是15個成員國逐漸走向零關稅,從而大大加快RCEP內部之間的商品和其他要素流動,提升整個地區的競爭能力。
RCEP另一大重要的經濟價值在于其累積規則。“RCEP的原產地規則中,采取增值積累做法,可以深度促進亞洲范圍內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聚集。”龍永圖認為,這樣一來,亞洲可以集合15個國家的力量,形成根基強大的、有競爭能力的產業鏈。
中國如今正式完成RCEP核準程序,成為非東盟國家中第一個正式完成核準程序的成員國。中國在RCEP的落地準備方面進展如何?
據蔡強介紹,目前已經完成貨物貿易的主要關稅減讓表、承諾表轉換工作。此外,涉及約七百多條約束性義務中,87%的部分已具備實施條件,剩下的13%經過和其他部門認真梳理后,待協定生效后可以立即實施。
對于處于我國開放前沿的海南而言,RCEP的積極進展象征著機遇。龍永圖認為,在RCEP的實施過程中,海南自貿港或許會走在最前面。“我認為,目前中國差不多要通過10年時間,才能逐步實現對其他國家的零關稅全覆蓋。在這方面,海南或能先行一步。”
個中關鍵在于產業發展——海南應著手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以實現零關稅進口。“如果沒有強大的、高技術含量的制造業,無法享受到零關稅的優惠。有政策卻沒有產業的話,政策就落不了地。”龍永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