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業廳出臺《林業推進“項目年”重大項目建設七條措施》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6-03-02 瀏覽次數:3105次
中國林業網3月2日訊 為更好發揮林業部門在服務大局、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中的作用,四川省林業廳根據省委經濟工作、省政府2016年投資和重點項目工作暨“項目年”動員會議精神,制定出臺《林業推進“項目年”重大項目建設七條措施》。
一、科學謀劃林業重大工程項目。緊緊圍繞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結合“十三五”期全省林業生態建設短板和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要求,科學謀劃林業大工程、大項目、大政策,研究包裝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和林業產業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退化防護林改造、流域濕地保護恢復建設,爭取國家加大營造林、森林撫育、森林防火、保護區建設等投入。2016年2月1日起,育林基金征收標準降為零。組織編制林業產業項目投資指南,加大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的宣傳推薦和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入社會資金發展現代林業服務業。指導地方組織申報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專項建設基金項目,配合做好向國家開發銀行、國家農業發展銀行的推薦工作,擴大林業有效投資。支持區域聯動開展森林城市群建設。
二、加快推進林業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川西藏區生態保護與建設、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林業重大項目建設。積極與國家有關部委(局)對接項目規劃和年度重點工程任務計劃,編制科學的實施方案,做好土地、種苗、技術、施工隊伍等準備工作。未開工項目抓緊完成前期工作,在建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已完工項目及時完成竣工驗收和交付使用。全年完成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造林175萬畝,其中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50萬畝。積極促進2015年首屆生態旅游博覽會上簽約的19個生態旅游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建設。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支持具備條件的縣全面開展“萬畝林億元錢”示范基地建設,新增林業產業基地150萬畝。
三、優先保障重點項目使用林地。按照“提前介入,依法加快”的要求,搞好指導服務,支持全省重點項目依法使用林地。在全省2016年度林地定額內統籌解決各類重點項目用地定額需求,積極爭取國家備用林地定額,優先保障基礎設施、公共建設、民生工程、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項目使用林地定額指標,提高林地要素保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支持蘆山地震災后重建項目依法完善使用林地手續。
四、協調重點項目進入生態敏感區審批事項。對需進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生態敏感區的重點項目,指導業主制定和督促落實相關自然生態保護措施,屬于國家審批的項目,實行專門處室、專人負責,積極主動協調國家有關部委(局),促進加快相關審批行政許可;屬于省級審批的項目,限時辦結相關行政許可事項。
五、加強重點項目涉林事項前期服務。在項目前期、審批和實施等各個階段,做到咨詢服務到位、政策法規宣講到位、業務指導到位。及時督促、指導和協調各方做好重點項目使用林地和進入生態敏感區的外業調查、現場查驗、專家審查、組卷上報等工作。一次性向業主詳細告知重點項目有關涉林事項的審批要求和辦理內容、程序,確保重點項目及時提交符合規定的申請材料,順利報批。
六、開辟重點項目涉林審批綠色通道。按照高效推進的原則,對各類重點項目使用林地、進入生態敏感區等行政許可開辟綠色通道。對于省級審批項目,優化審批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對條件具備、資料齊全的重點項目,隨送隨審,快審快批,限時辦結。對屬于國家審核審批的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專人跟蹤,專人承辦,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審核審批,依法保障各類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要。
七、建立快速響應和上下“直通車”溝通機制。加強與發改、國土、環保、住建等相關部門的銜接溝通,及時協商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通報重點項目林地定額來源、林地使用情況以及涉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敏感區的情況。建立上下“直通車”溝通機制,采用書面或口頭等多種形式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重點項目涉林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意見和建議;涉及跨行政區域的項目,采取現場辦公、召開協調會議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相關涉林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確保項目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