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科技信息研究所國際森林問題與世界林業研究室長期跟蹤全球林業發展趨勢,基于2019年度的報道內容,梳理出當年全球林業領域較為關注的20個熱點,利用必應等搜索引擎工具,從報道頻次、報道時間跨度、報道廣泛度等3個維度,設立了報道量、報道時長、報道語種數、報道機構數、報道主流媒體數等7個指標,通過中、英、德、法、俄、日、西班牙、葡萄牙等8種語言對上述20個熱點進行關鍵詞搜索,按照量化統計分析結果,最終確定了“2019年度世界林業十大關注熱點”。這十大世界林業關注熱點,是2019年度全球林業重大事件,展示了林業發展動向和趨勢,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林業草原建設。
森林、湖泊、苔原景觀。 Kamchatka攝
2019年世界林業十大關注熱點
第一 全球森林大火頻發引發熱議
2019年,全球森林大火頻現,且極具爭議。首先是巴西亞馬孫的森林火災,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截至2019年8月底,巴西亞馬孫雨林發生了58476次火災,同比翻了一番,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亞馬孫雨林持續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影響到巴西很多地區,致使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白天變成黑夜,引發全球廣泛關注和熱議。其次是澳大利亞,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森林火災。自9月以來,大火持續燃燒,過火面積約600萬公頃,近9萬人被迫背井離鄉,已造成25人遇難。據估計,4.8億只動物在大火中喪生,同時空氣污染嚴重。另外,印度尼西亞也遭遇了2015年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大約1/3的富含碳的泥炭地被燒,使得印尼可能會成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歐洲和美國的森林過火面積雖然比往年有所減少,但發生火災的地區明顯增多。森林火災引起了各國政府、環境組織和廣大民眾的深切關注,引發了人們對非法改變林地用途、大宗商品生產導致的毀林、氣候變化應對、林火管理與防治等問題的廣泛討論。
第二 歐盟出臺新政策推動林業循環生物經濟發展
歐洲作為循環生物經濟的引領者和倡導者,在林業循環生物經濟推廣應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林業循環生物經濟的政策、科技、教育、資金支持等方面有了較大進展。歐洲委員會2019年12月發布《歐洲綠色新政》,將未來投資重點放在循環生物經濟與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同時圍繞林業循環生物經濟,大力發展可再生木質生物質能源、生物資源產業以及綠色建筑等產業。為了推動林業循環生物經濟的市場發展,歐盟與歐洲投資銀行宣布建立歐洲循環生物經濟基金,為循環生物技術的市場應用提供資金支持,創建專家網絡,催化可持續創新,促進商業發展,將歐洲先進的循環生物技術轉化成市場應用。法國巴黎高科農業學院南希分中心與相關大區在2019年初聯合設立林業生物經濟專業,成為歐洲各林業教育機構加強合作,通過開設相關課程促進相關學科發展,為循環生物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一個典范。
第三 聯合國確定2021-2030年為生態系統恢復十年
2019年3月1日,聯合國大會宣布《2021-2030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決議,旨在大規模恢復退化和被破壞的生態系統,并指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糧農組織(FAO)牽頭實施,以應對氣候危機、加強糧食安全、保護水資源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該十年計劃將通過各國政府的政治、科研及財政支持,加速推進現有全球恢復項目進程,包括到2030年恢復3.5億公頃退化生態系統的波恩挑戰、到2020年恢復2000萬公頃退化土地的拉丁美洲20×20倡議以及2030年恢復1億公頃退化景觀的“非洲森林景觀恢復倡議”(AFR100)。“生態系統恢復十年”作為一項全球行動,將持續恢復生態系統,保證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并將為增加就業、保障糧食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提供絕佳機遇。
第四 大宗商品零毀林供應鏈成為全球投融資關注重點
大豆、牛肉、棕櫚油等大宗商品生產擴張導致林地大量被改為農地,進而引發毀林和森林退化,這已成為全球森林保護和恢復的重要關注問題之一。隨著歐盟委員會發布《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加強歐盟行動》,歐洲各大投融資機構更加強調大宗商品零毀林供應鏈建設。其中,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PFG)通過所有權約定的方式來促使資金使用企業切斷與熱帶雨林毀林活動的聯系,要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巴西相關銀行在向農業部門提供貸款時,應采用無毀林標準開展項目評估,還積極與在南美從事大豆和牛肉貿易的企業合作,促使其消除供應鏈中的毀林活動,并且從涉及毀林活動的相關公司撤資。一些國家政府在熱帶森林聯盟倡議之下,也設立專門資金,支持大宗商品零毀林供應鏈建設。其中,哥倫比亞政府于2019年5月推出了總投資額達2000萬美元的生物碳基金,以促進智慧農業發展和可持續土地利用,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同時,與國際肉類和乳制品、可可和棕櫚油等企業簽署了協議,要求各公司消除供應鏈中毀林活動。
第五 IPBES發布報告指出全球生物多樣性嚴重衰退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針對美洲、非洲、亞太、歐洲和中亞生物多樣性開展了評估,并于2019年5月6日發布了評估報告。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導致生物多樣性嚴重衰退,對世界各地的經濟、生計、糧食安全、飲用水以及人類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危害。報告發現,全球大約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處于瀕危狀態,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多,并且物種消失速度正在加快。導致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與海洋的使用變化、生物直接利用(包括捕獵、捕魚與木材采伐)、氣候變化、污染及外來物種入侵。目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惡化趨勢將導致80%的與貧窮、饑餓、健康、水、城市、氣候、海洋和陸地有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不能實現。此次評估是2005年聯合國千年評估報告發布后的第二次全球性評估,也是迄今最全面的全球生態系統評估報告。
第六 CLT建筑材料市場潛力巨大
交錯層壓材(CLT)是一種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相較于傳統的建筑材料,在結構強度、承重力、尺寸穩定性、硬度和價格方面優勢明顯。2019年,CLT在全球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歐洲占據全球CLT市場的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80%,年產量以近15%的速率增長。同時,由于“綠色建筑運動”及《國際建筑規范》的修訂,加之市場推廣力度加大、公眾對CLT優勢的認識加深以及CLT材料經銷渠道的改善,極大地推動了CLT的市場發展。北美加大了對CLT建筑材料研發應用的支持力度,可以預計北美未來將成為全球第二大CLT市場。然而,北美CLT年產量目前大約10萬立方米,產能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大部分需要從歐洲進口。亞太地區CLT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日本是CLT的主要生產與消費國。其中,日本起步相對較早,總產能每年超5萬立方米,為亞洲CLT市場的主力軍。中東和非洲及拉丁美洲地區由于建筑需求增長和工業快速發展,CLT市場溫和增長。
第七 中國大規模植樹造林讓地球變得更綠
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團隊通過分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衛星數據,追蹤研究了地球上全部植被覆蓋地區之后發現,盡管熱帶雨林大量喪失,地球的綠色面積仍比2000年前有所增長。在2000年-2017年間,地球表面增加的綠色面積與亞馬孫雨林面積相當。其中,1/3的植被覆蓋地區變得更綠了,只有5%的覆蓋地區變成了棕色。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國和印度的努力。中國作為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通過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實施農作物的集約化管理,表面綠色面積增長量最大,占地球表面綠色面積總增量的25%以上,位居全球首位。從數據上看,中國綠色面積增長主要是因為植樹造林(占42%),農業發展貢獻了32%。印度的綠色面積增長主要來自農田林(82%),森林只貢獻了4.4%的綠色面積。
第八 種植一萬億棵樹是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方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研究團隊指出,植樹造林雖然技術含量低,但在全球森林恢復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卻是可持續的,可能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為應對全球變暖,到2050年以前,全球需要再種植一萬億棵樹,相當于10億公頃的森林,以便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高1.5℃的范圍之內。該研究團隊采用人工智能方式,將森林面積與氣候、土壤、地形聯系起來,繪制了一張開放式的全球森林恢復潛力地圖,計算出地球上還有9億公頃土地適宜進行森林恢復和再造林,并預測了這些新造林的潛在碳儲存量。研究指出,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和中國是世界前六位最適合開展森林恢復和再造林的國家,其森林面積增長潛力分別為1.51億公頃、1.03億公頃、7840萬公頃、5700萬公頃、4970萬公頃和4020萬公頃。
第九 極端天氣頻現嚴重影響全球森林健康
2019年,極端天氣尤其是氣候變化引發的氣溫持續升高,對森林健康和林業產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在北美洲,氣候變化導致加拿大松甲蟲害肆虐,使得具有較高價值的大片森林化為枯木,木材工業原材料短缺,林產工業迎來寒冬。在歐洲,受氣候干燥及夏季持續高溫等因素影響,森林火災肆虐,給森林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損失。據歐盟統計,2018年歐洲有近17.8萬公頃的森林和土地遭受森林火災侵擾,是歐洲有史以來發生森林火災次數最多且遭受林火侵擾國家數量最多的年份。截至2019年3月,歐洲林火數量已超過過去10年的年均水平。德國截至2019年已有11萬公頃森林因風暴、蟲害和干旱遭到嚴重破壞。瑞典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林火,超過2.16萬公頃的森林被付之一炬,成為受災最為嚴重的北歐國家。在印度尼西亞和南美洲的一些國家,因為極端天氣,泥炭地森林火災頻發,造成了巨大環境及經濟損失。
第十 中美貿易戰升級重創美國硬木出口
中國長期以來是美國硬木行業的最大市場。相關貿易數據顯示,近年來,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約20億美元的硬木產品,占其硬木出口總額的一半左右。然而,中美貿易戰升級使美國硬木出口貿易遭受重創。關稅提高使美國對中國的硬木出貨量下降了43%,美國許多硬木加工廠資金流緊張,不少工廠停產或減產,導致原木積壓、價格下跌,同時導致農村地區就業人數減少。為此,美國硬木聯合會呼吁特朗普政府重視硬木行業面臨的挑戰,希望政府盡快紓解硬木行業的困境。美國相關州政府指出,相較于中國對美國硬木的需求,美國硬木行業更依賴中國市場。美國硬木行業近年來飽受自然災害影響,中美貿易戰升級無疑是雪上加霜。為此,相關州政府及兩院議員致信美國政府,敦促將硬木行業納入對遭受貿易戰重大影響行業施以援助的計劃,強調政府應關注貿易戰對小型企業和農村社區的影響。然而,特朗普政府對此至今仍缺乏實質性舉措。